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由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和山东省皮肤病发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皮肤病与性病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34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皮肤病学和性病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9-1157
  • 国内刊号:37-13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皮肤病学和性病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年第6期文章
  • 低温对梅毒筛查试验RPR影响的研究

    观察低温对梅毒血清学筛选试验RPR敏感性的影响.严格控制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其它因素,将同一病人的血清在普通实验室(2℃~15℃)和标准实验室(25℃±2℃)内分别检测一次,阳性结果经梅毒血清学确证试验TPPA检测排除假阳性.结果:共有566例筛查者的标本完成本研究,标准实验室检测出69例RPR真阳性,普通实验室检测出62例RPR真阳性者,因此,普通实验室有7例(10.1%)为RPR假阴性,其滴度均......

    作者:路麒;陈瑞娥;施岩 刊期: 2004- 06

  • 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观察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口服左西替利嗪5mg,qd,连续2周,在治疗的第7天,第14天进行随访观察,在治疗的第14天判定疗效,以西替利嗪为对照.结果,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共52例,总有效率为84.7%,其与对照组(有效率80.7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x2=0.076,P>0.05).左西替利嗪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刘玉梅;徐云英;张文君;林任娇 刊期: 2004- 06

  •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瘙痒的临床特征分析

    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瘙痒的临床特征.采用瘙痒综合调查问卷对10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分析.84%的患者基本每天出现瘙痒,81%的患者夜间及傍晚出现瘙痒,98%的患者曾用过抗组胺药,瘙痒伴随症状主要有灼热感(44%)、出汗(15%),74%的患者感到烦躁,65%的患者注意力不集中,11%的患者感到压抑.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瘙痒在发作频率、时间、程度、部位、伴随症状及对治疗的反应......

    作者:杨文彪;蒋卫民;黄芳仪;欧阳志彬 刊期: 2004- 06

  • 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的病因分析

    为了解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病因及其与HIV感染的关系,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PCR检测HSV-DNA,HIV抗体检测等进行诊断.186例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中,梅毒46例(24.7%);生殖器疱疹62例(33.3%);梅毒和生殖器疱疹混合感染2例(1%);拟诊软下疳3例(1.6%);58例未能明确诊断,占31.2%;HIV感染1例.显示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中,......

    作者:程文海;谭仲楷;黄澍杰;周丽丽;谭雪玲 刊期: 2004- 06

  • 生殖支原体与性传播疾病研究进展

    生殖支原体(Mg)在临床上与沙眼衣原体相似,独立于沙眼衣原体之外,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宫颈炎、盆腔炎等密切相关.Mg的分离培养极为困难,分子生物学方法是Mg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主要手段.......

    作者:蒋娟;韩国柱 刊期: 2004- 06

  • 细胞凋亡与皮肤创伤愈合及病理性瘢痕形成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在创伤愈合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现象及其调控因素,以及凋亡在皮肤正常创伤愈合和病理性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卢朝晖;王敏;秦咏梅 刊期: 2004- 06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毛囊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作用于毛囊的生长因子,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该因子在毛囊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周乃慧;范卫新 刊期: 2004- 06

  • 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

    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又称为颧部褐青色痣或Hori氏痣,多见于20岁以上的女性,虽然发病率高达0.8%,但既往多被误认为黄褐斑、太田痣等.本文就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王金良;汪新义;杜东红;陈树民 刊期: 2004- 06

  • 副肿瘤性天疱疮

    副肿瘤性综合症(Paraneoplasticsyndrome)泛指因肿瘤存在产生间接或远隔效应,从而引发的种种临床表现,但并非肿瘤的直接蔓延、浸润、压迫、转移所产生相应组织器官的症状.......

    作者:朱学骏;王京;陈喜雪 刊期: 2004- 06

  • 缅怀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袁明忻教授

    袁明忻教授(1914年9月~2004年8月23日),重庆开县人.194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1941~1947年任前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讲师,1947~1949年任四川省立医院代理皮肤科主任,1950~1960年任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兼皮肤科主任(1958年开始在甘孜州泸定县磨西区省麻风院内筹建省皮研所),1960年正式调入四川省皮肤病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

    作者:王荣茂 刊期: 2004- 06